各园区、镇(街道)科协、教管中心,市直属学校,各有关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新时代呼唤高质量新科普,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我市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开展2025年东莞科学馆“流动科学馆”巡展活动。
“流动科学馆”巡展项目于2010年推出,是我市科普品牌活动,该活动深度参与我市科学教育工作,通过深入中小学校、村(社区)开展巡展活动,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感受科学的力量,爱上科学的“味道”,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东莞科学馆、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园区、镇(街道)科协、各园区、镇(街道)教管中心
协办单位:东莞市各学校、村(社区)
二、申报单位
东莞市各学校、村(社区),原则上两年内已开展过巡展的单位暂不考虑。
三、巡展安排
1. 巡展时间:3—12月,每站巡展5—10个工作日。
2. 巡展场次:为提高巡展覆盖面,本年度计划安排18场巡展,其中12场巡展搬运费、维护费等相关费用由东莞科学馆承担,6场巡展的搬运费由接展单位承担。
巡展批次 |
巡展对象 |
场数 |
3—6月 |
各中小学校、各村(社区) |
8 |
7—8月 |
各村(社区) |
2 |
9—12月 |
各中小学校、各村(社区) |
8 |
四、巡展内容
(一)“追光之旅”展览
1. 展览内容:该展览含互动展品30件,图文展览约45米,围绕光学的发展历程,带领观众开启一场从初识光、理解光到探索光、运用光的奇妙“追光之旅”,通过一系列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互动体验,展示绚丽的光学现象,讲述光学故事的原理,揭示光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重大影响。
2. 场地要求:场地类型须为室内或架空层,面积不低于300㎡,可提供3个独立220V交流电源;场地附近须具有货车卸货点,且拥有1.6米宽的运输通道。
(二)“神秘电磁”展览
1. 展览内容:该展览聚焦“电磁”主题,含互动展品30件,图文展览约45米,从电磁探秘、电气时代、电力财富三个维度展现电磁的神奇,带领观众探索“无形”的电磁,感受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体验电磁科技领域的创新应用,激发观众的科学兴趣,点亮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2. 场地要求:场地类型须为室内或架空层,面积不低于300㎡,可提供5个独立220V交流电源;场地附近须具有货车卸货点,且拥有1.6米宽的运输通道。
(三)“多彩的昆虫世界”展览
1. 展览内容:该展览展示了昆虫纲8个目约250种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昆虫实物标本,包含了海神阔凤蝶等多种珍稀品种,形态各异,极具观赏价值。同时,还展出昆虫近亲、昆虫化石及昆虫各部分、各阶段的形态结构介绍等,并配备展板。
2. 场地要求:场地类型须为室内或架空层,面积不低于150㎡;场地附近须有货车卸货点,且有便利运输通道。
(四)“好玩的科学”展览
1. 展览内容:该展览包括生命健康、家庭科学、机械设计、车辆交通等多个科学领域的35件展品,通过生动有趣、互动性强展品,让观众直观体验科学的趣味,感受“玩中学”的乐趣。如密码锁展项可以让观众了解密码锁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擒纵摆、铿锵锣鼓、机械蜂鸟等展项则带领观众进入到机械结构的神奇世界,车辆交通主题展项能使观众直观了解汽车部件的工作原理,红外血管成像展项可以让观众通过观察自己的血管分布感受红外血管成像技术的神奇。
2. 场地要求:场地类型须为室内或架空层,面积不低于150㎡,可提供220V交流电源;场地附近须有货车卸货点,且有便利运输通道。
五、配套科普活动内容
类型 |
活动 |
简介 |
参与对象 |
时长 |
科学秀表演 |
“膜”力泡泡秀 |
通过舞台情景表演方式,与参与对象共同探究为什么泡泡是圆的、泡泡膜为什么不会破等科学现象,揭示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在精彩的实验现象和剧情故事中传播科学知识。 |
12岁及以下青少年 |
30分钟 |
挑战不可能 |
利用大气压强差等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有趣的互动实验,探究气球环为什么能够悬浮在空中,空气炮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能量等问题,在精彩的实验现象和剧情故事里传播科学知识。 |
13岁及以下青少年 |
30分钟 |
|
哆哆嗦嗦是冰啊 |
通过幽默的语言,互动表演以及实验道具来分享液氮的特性、液氮的用途和液氮对人类和科学的各种贡献,通过展示与观察,传播液氮的魅力和科学的乐趣。 |
13岁及以下青少年 |
30分钟 |
|
科学实验课堂 |
科学实验对对碰 |
设置了“液体的魔法”“会飞的章鱼”“上升的水”“愤怒的气球”“厨房里的色彩魔术”“隔屏吹烛”等实验,通过现场教学、观察实验现象、动手体验等环节,带领参与对象学习了解科普知识。 |
14岁及以下青少年 |
40分钟 |
科学探究活动 |
光的奇妙现象 |
设置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个实验环节,结合奇形怪孔等互动小游戏,探究光传播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参与对象对常见的光学现象和规律的基本辨别能力,激发参与对象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 |
8—12岁青少年 |
30分钟 |
探秘莫比乌斯环 |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并亲手制作莫比乌斯带,让参与对象根据动手实践认识莫比乌斯带的结构特征,培养其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8—12岁青少年 |
30分钟 |
|
一笔画奇妙之旅 |
通过小游戏与“七桥问题”引导小学生观察和挑战一笔画,帮助小学生在这过程中理解一笔画的原理。进行图论和拓扑论的简单拓展,培养参与对象观察思考能力,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
8—12岁青少年 |
30分钟 |
|
科学探究活动 |
建筑探高 |
根据直角三角形特征或相似三角形原理,制作象限仪,用象限仪或测量标杆测量建筑的高度。 |
9岁及以上青少年 |
40分钟 |
测量太阳直径 |
利用相似三角形与小孔成像原理,根据已知的日地距离,来测量太阳的直径。 |
10岁及以上青少年 |
40分钟 |
|
制作寻月仪 |
了解月相变化规律,制作寻月仪,学习用寻月仪查找月亮的位置和升起时间。 |
8岁及以上青少年 |
40分钟 |
|
虚拟展馆 |
VR体验 |
VR技术让参与对象即便在校园内,也能感受到仿佛置身于科学馆的现场体验。通过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同学们沉浸在展览的每一处精彩场景中。 |
不限 |
30分钟 |
自然科学探究活动 |
天文观测 |
通过天文设备观测太阳光球层、色球层或太阳光谱等。 |
8岁以上青少年 |
40分钟 |
显微观测 |
观察显微镜下神奇的世界,如湖水中的藻类、多彩的盐类结晶、益生菌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
8—12岁青少年 |
40分钟 |
|
备注:每场次巡展配套活动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
六、申报程序
(一)申报时间
3月10日至3月20日。
(二)申报方式
登陆东莞科学馆项目申报平台(网址:http://sn.dgkxg.com/index),按要求完成注册/登录、报名,并上传报名表、场地图片等附件。
(三)申报条件
1. 申报单位的场地需满足申报展览项目的场地要求;
2. 原则上申报单位需在两年内未开展过“流动科学馆”巡展;
3. 申报单位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社区)及辖区学校,优先考虑;
4. 结合大型市级及以上科技类比赛、校园科技节、创客节等大型科普活动、节日申报承办巡展的单位,优先考虑,相关方案请作附件上传至申报平台;
5. 结合教学课堂、实验综合运用巡展展品的单位,优先考虑,相关方案、教案请作附件上传至申报平台。
(四)相关要求
1. 成功申报巡展的单位需利用线上宣传平台发布巡展预告及回顾;
2. 成功申报巡展的单位需在活动期间按要求布置校内宣传氛围(主题、内容等由东莞科学馆提供);
3. 巡展期间,承办巡展的单位需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展品,确保展品规范使用,同时要确保巡展期间的用电安全和展览时的秩序。
(五)审核流程
请各园区、镇(街道)科协于3月26日前使用初审账号登录审核后台(网址:http://sn.dgkxg.com/admin/login?redirect=%2Findex;初审账号:XX科协,如“东城科协”;如需重置密码请联系项目实施工作人员),并完成对辖区学校、村(社区)申报资料的初审。
东莞科学馆将结合园区、镇(街道)科协初审情况、申报单位申报材料、历年申报情况等确定巡展名单。
七、工作分工
(一)主办单位
1.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
负责活动的总体安排、组织、协调,通知发文。
2.东莞市教育局:
通知发文,发动学校申报活动,通过平台发文宣传活动。
(二)承办单位
1.东莞科学馆:
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活动开展、宣传报道等相关工作。
2.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1)发动学校申报活动,协助活动开展;
(2)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3.园区、镇(街道)科协:
(1)负责组织申报工作,筛选满足条件的学校、村(社区)报至东莞科学馆;
(2)协助活动开展;
(3)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4.园区、镇(街道)教管中心:
(1)发动学校申报活动,协助活动开展;
(2)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三)协办单位
各学校、村(社区):
(1)负责安排巡展场地,协助场地布置,展览期间展品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2)制定组织参观方案;
(3)拍摄活动视频及照片,进行相关宣传。
八、其他说明
各园区、镇(街道)科协、教管中心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工作人员,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做好巡展工作。
九、联系方式
(一)项目联系人:孙昌宜、石宝财,0769-22119712;
(二)申报平台技术支持:黎成威,0769-22119707。
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 东莞市教育局
2025年3月8日